第100期“北大医学青年科技沙龙暨大师讲堂”成功召开

聆听大师讲科研人生,激发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创新热情,以科技创新成果,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1年4月13日,第100期北大医学青年科技沙龙暨大师讲堂在逸夫楼209成功召开。特邀嘉宾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作大会报告,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张宁,基础医学院院长万有,教育处副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罗友晖,宣传部副部长兼部刊主编武慧媛,医学部优秀青年人才代表、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创新发展平台各项目参与人员代表、医学部创新型实体研究机构负责人以及各二级单位和附属医院的学术骨干和科研管理人员近百人参加沙龙活动。沙龙由医学部科研处处长韩鸿宾主持。

詹启敏院士作了题为《北大医学发展展望》的报告。他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北大医学在医学教育、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医疗服务、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空间拓展与建设、品质校园等各方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指出目前“北大医学”已形成旗帜和品牌,学术影响力辐射全国,在建党100周年的时空节点,北大医学应把握“最佳历史机遇期”,在“十三五”北大医学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坚持北大医学发展理念,坚守北大医学的核心使命,遵循医学发展规律,认清国内外机遇和挑战,尤其认识到基础医学研究领域没有制高点的不足,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原始创新,推进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体系改革,拓展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聚焦青年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和举措,共同推动“十四五”期间北大医学的高质量发展,为医学培养更多的人才,产出更多的创新成果,为服务创新国家建设和“健康中国”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他勉励青年人才担负起时代使命,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展现北大医学青年的风采和担当,以创新追求永攀科技高峰,以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顾晓松院士作了题为《科技创新与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报告。顾晓松院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的开拓者。他首先表达了对近年来北大医学快速发展、在国内已处于引领位置的肯定与赞赏,以及对北大医学在未来必将成为国际一流医学中心、为健康中国和为医学科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信心。接着,顾院士通过回顾自己的“人才成长史”,以及带领团队25年磨一剑坚持科研探索,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领域取得突出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奋斗历程,强调了医学创新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人才培养要创新观念和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与氛围。最后,顾院士以“笃学砺炼、胸怀天下、大医精诚、恩泽民生”寄语北大医学青年人才把握伟大历史机遇,立足国家和时代需求,潜心研究科学问题,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

会议第二部分“讨论环节”由药学院叶敏教授、基础医学院孙露洋教授及公共卫生学院高培教授联合主持。

讨论环节,与会青年人才结合两位大师的精彩报告,立足北大医学发展,结合所在学科和单位的实际,展开热烈讨论。韩鸿宾处长在总结中提出,青年人才要珍惜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创新发展平台,虚心向大师学习,深刻理解“健康中国”“四个面向”,坚持“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抓住机遇,直面挑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共同肩负起北大医学的使命和担当,为国家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背景介绍:

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最核心内容,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角色。2016年,詹启敏校长提出建设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创新发展平台,“要搭建起一个平台,在这里,年轻人能从不同学科进行交叉,有学术上的交往,能够培养个人的感情,彼此熟悉对方的优势,未来可以形成一个合力。”遵照詹校长指示,医学部学科建设办公室启动了青年科技创新发展平台专项工作,成立了青年科技创新发展联盟,旨在提升青年人才创新能力、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提升获取与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进入世界医学科技前沿、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青年人才队伍。通过20余次调研、访谈,最终确定了以青年发展基金、青年科技奖、青年科技沙龙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青年科技创新工作搭建好平台。回顾过去4年,在詹校长的带领下,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青年发展基金”资助441项, 708人次,充分调动和激发青年学者的研究热情和创新潜力;“青年科技奖”提名73人次,获奖者共17人,树立了青年学术榜样;北大医学国际论坛等大型论坛活动38场,青年沙龙100期,参与人数近3万人次,极大繁荣了校园学术交流,厚植了青年人才成长的沃土,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北大医学”学术影响力辐射全国。

(文/科研处 摄/黄大无)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