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激光鞘电极拔除手术在北大人民医院成功开展
9月1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激光鞘电极导线拔除手术,成功为5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永久心脏起搏器感染及电极故障的患者解除病痛,标志着经静脉激光鞘电极导线拔除这一新技术在我国正式落地。
5名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均因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或故障备受疾病折磨,辗转各地医院求医无果,慕名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本次手术特邀请美国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Laurence M. Epstein教授全程协助指导,由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李学斌教授带领团队实施手术。
来自安徽的孙先生,48岁正值壮年,7年前在当地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恢复了正常生活。1年前ICD电池耗竭并发现电极感知不良,外院更换了新的ICD并植入了新的感知电极。今年春天发现植入部分的皮肤红肿、破溃,甚至心脏复律除颤器从创口排出。当地医院多次给予清创、抗感染治疗都无效。在心脏旁边出现这这么大创伤就如同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孙先生一家陷入了无休止的忧虑恐惧中……
最后孙先生在心电生理医生的推荐下,慕名找到了国内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和永久心脏起搏器最大的“4S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电生理室。这里是国内开展电极导线拔除术最早的单位之一,目前已经成功为近700例患者实施电极拔除术,累计处理各类电极两千条以上,已成为国内该领域最权威的诊疗中心。
据心脏中心电生理室副主任李学斌主任医师介绍:“随着心律植入装置(包括起搏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等)应用数量的激增,植入装置感染及电极故障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处理已成为临床棘手问题。目前,国内外已形成共识,心律植入装置感染一旦确诊,尽早行感染装置的整体拔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孙先生的ICD电极导线因植入年代久、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拔除困难,且植入静脉可能出现血栓形成、血管闭塞等情况,极大地增加了电极拔除的风险。
激光鞘电极拔除术是近年来国外开展的新型技术手段,在临床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在准分子激光的作用下,使电极和其外周的心肌、沿途血管游离开来,显著降低拔除术对心肌及外周组织的损伤,并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线暴露,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2015年9月17日上午十点对于孙先生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时刻。他在全身麻醉下,由持续经食道超声监测保驾护航,切开囊袋后取出ICD,游离导线。应用激光鞘沿锁定钢丝推进至电极远端,使电极顺利与血管壁、心肌组织分离,过程仅耗时约1分钟,成功将ICD电极取出。手术全程中心脏外科医生就等候在旁边,以防如果出现血管或心脏损伤随时准备手术抢救。
随后其余四例患者,一例为长QT综合征植入ICD患者,本次因ICD电池耗竭、电极故障行电极拔除同时再植入治疗;另外三例为双腔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电极植入时间均超过10年。四例高危患者均在激光鞘协助下,成功拔除感染或故障电极,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至此我国首次激光鞘电极拔除手术在北大人民医院成功完成。
激光鞘在国外已成为经静脉拔除术的首选方法,但国内一直未能应用。现如今,激光鞘引进入国内落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来这一技术可能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人民医院)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