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专家参与完成援非光明行“博茨瓦纳站”项目凯旋

  6月11日至7月15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并实施的“援助‘博茨瓦纳’光明行活动”如期进行。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四家医院选派的一批优秀医护人员组成了专家团队圆满完成任务,于7月15日凯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郝燕生教授、周吉超主治医师全程参与了此项目。

  在本次为期35天的活动期间内,“光明行”活动共为博茨瓦纳患者完成了600余例白内障手术,大大缓解了博茨瓦纳白内障病例大量积压的情况。培训了当地医务人员40余人,为博茨瓦纳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真正建立了援助的长效机制。并捐赠了大量援助物资,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活动进行期间,博茨瓦纳媒体纷纷报道,普通民众口口相传,当地人提起这个活动,都会忍不住夸一声:“谢谢你们!中国人!”

  眼科郝燕生教授、周吉超主治医师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三院精神,克服困难,用精湛、高超的手术技术和人文精神,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医院赢得了荣誉。

  援非“光明行”项目是顺应第5届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政府对非做出的承诺而诞生,是中国大国形象和负责任政府的清晰展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及参与医疗机构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2014年9月,为期一月的援非光明行“吉布提站”项目已圆满完成,共实施白内障手术600余例,获得了国际好评,媒体广泛报道,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由眼科郝燕生教授、周吉超主治医师、曹瑾护士组成的医疗团队作为主力参与了该期活动。

  (北医三院 周利平)

  

  

  附1:

  【手术开始了】北医三院专家参加“中国援博茨瓦纳光明行”纪实

  2015年6月17日,由11人组成的“中国援博茨瓦纳光明行”医疗队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迎来第一个手术日。医疗队中,有来自北医三院眼科的两位专家——郝燕生、周吉超。

  早晨7点医疗队自驻地出发,驱车1个小时来到Livingstone医院,等待在那里的有医疗先遣队前期筛查过的几十名急需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

  在郝燕生教授的带领下,医疗队队员刚到医院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天的手术。虽说有了之前支援吉布提“光明行”活动的经验,在外事交往和人员组织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当地患者的病情在手术台上还是向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文献报道,博茨瓦纳老年患者白内障患病率高达34%,其中白内障盲比例高达11%,这就意味着其成熟期甚至过熟期白内障比例极高,加之合并假性剥脱综合征、小瞳孔、虹膜萎缩、青光眼等疑难病例比例高,手术难度远远大于国内。但全体队员与博方医务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手术结束时,顺利完成30例白内障手术。

  虽然又错过了午饭,可在回驻地的路上,大家又是一路欢声笑语,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

  郝燕生教授在手术

  周吉超医生作为医疗先遣队成员6月12日到达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

  

  相关链接:博兹瓦纳

  博兹瓦纳(英文名:Botswana)又译为波札那,正式全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是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

  全国国境皆为干燥的台地地形,南邻南非,西边为纳米比亚,东北与津巴布韦接壤,其国土北端只有在维多利亚瀑布附近与赞比亚接触到些许。

  博兹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以钻石业、养牛业和新兴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

  但是,疾病仍然严重威胁着该国的社会经济安全,博茨瓦纳也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北医三院 周吉超)

  

  附2:

  【舞蹈,只为欢迎和感激】三院人参加中国援博茨瓦纳“光明行”之二

  当地时间6月25日上午10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郑竹强,博茨瓦纳卫生部副部长艾尔弗雷德·马迪赫勒,中国驻博使馆官员、博政府官员、中外眼科专家、援博医疗队员、博华人华侨代表等上百嘉宾出席了在本次“光明行”项目所在地利文斯顿医院举行的开幕式,共同见证了医疗队治疗的首批当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博茨瓦纳卫生部副部长艾尔弗雷德·马迪赫勒在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郑竹强的陪同下,听取了北医三院郝燕生教授关于此次“光明行”项目医疗事宜的介绍,并给与了高度评价。 

  当博副部长亲手为术后第一天的患者揭开眼垫后,重建光明的患者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为表达对中国医疗队的欢迎和感谢,热情的博方医务人员和患者即兴跳起了传统的民族舞蹈。在全场一片掌声中,双方举行了援外物资交接签字仪式。此次高规格的开幕式,标志着中国援非“光明行”项目在第二站博茨瓦纳正式拉开了大幕。

  (北医三院 周吉超)

  附3:

  【“谢谢你们!中国人!”】——博茨瓦纳“光明行”之三院人 

  或许有人会质疑“光明行”之类的援非医疗项目——中国的患者还治不过来,为什么要去给外国人治?在此,让我们体会下中国医生冒着生命危险救治病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体会下“光明行”活动为中国以及海外华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口碑……

  在博茨瓦纳利文斯顿眼科医院的手术台上,“光明行”医疗组的医务人员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位位白内障患者被搀扶进来,消毒、麻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置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医生在显微镜下一丝不苟地做着手术,护士麻利地帮助消毒、配药、照顾患者,工程师在一旁为手术仪器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手术台上传来一声中文的“谢谢”,打破了手术室里严肃的气氛。

  说话的是一位69岁的老妇人,名叫哈蕾芙。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郝燕生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鲍永珍教授刚刚为她做完白内障手术,她觉得应该用中文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

  哈蕾芙与中国的渊源颇深,她的爱女曾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她从女儿那里学会了“你好”、“谢谢”等简单的中文。

  哈蕾芙说,两年前她的眼睛视力开始下降,后来逐渐无法看书、看电视,生活上基本依靠儿孙照料。半年前,她曾来这家医院看过医生,医生告诉她患了白内障,需要手术,但因为病人太多,还要等候两年,才能轮到她做手术。无奈之下,她只有回家等消息。没想到上个星期,医院打电话给她,说中国的眼科医生来了,可以免费为她做手术,这个消息令她兴奋不已。

  明天女儿就会从中国赶回来看她了,期待着明天摘下眼罩的时刻!

  博茨瓦纳位于南部非洲,虽然经济发展好于非洲平均水平,但医护人员奇缺,全国只有两家公立医院可以做白内障手术,这导致大量白内障患者要排队等上一两年,才有可能做上手术。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患者不仅视力越来越差,还引发了其他的并发症,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6月11日至7月14日,由中国卫生计生委组织并实施的“援助博茨瓦纳光明行活动”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立医院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前来为博茨瓦纳的白内障患者做免费手术,他们的到来无疑大大缓解了博茨瓦纳白内障病例大量积压的情况。 

  中国医生对患者进行会诊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中国的眼科专家们发现,当地的白内障患者很多都被延误了病情,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期。 

  郝燕生教授在做手术

  郝燕生教授说:“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处于白内障过熟期,剥脱综合征的比例也相当高。这两种情况下,晶状体状态不稳定,术中极有可能发生并发症,手术难度非常大。这种病例在国内一个月都不一定出现一例,但博茨瓦纳的这种病例比重超过百分之三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采用缝线固定等措施来避免发生并发症。另外,这里的患者普遍偏瘦,眼窝深,眉骨高,按照国内的常规手术方法来操作,时常会力不从心,所以我们尝试用一种新的更合适深眼窝的方法来做手术。虽然困难重重,总体来讲,绝大部分病人都安装了人工晶体,手术效果良好。”

  除了需要克服手术上的难题,每位医护人员还要时刻面对被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博茨瓦纳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第二高的国家,约有23%的国民感染艾滋病或者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在医院中,艾滋病感染率则更高。手术中,一点小小的扎伤或是液体喷溅,都让医生们暴露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中。而高强度的忙碌工作让这些意外总是在所难免。 

  周吉超医生在配药

  6月22号下午手术快结束的时候,北医三院的周吉超医生已经非常疲劳,不小心用注射器扎伤了自己的手指,遭遇了职业暴露。同行的医生赶紧为他挤血、冲洗,然后又为他和患者同时进行HIV化验。幸运的是,两个人的化验结果都为阴性,但由于艾滋病的化验存在窗口期,即使呈现阴性也不代表就一定安全,按照规定,周吉超还应该服用28天抗艾滋病的药物。

  但是,周吉超考虑更多的是药物副作用对手术的影响。他说:“据说从服药的第三四天开始,就会出现诸如乏力、恶心、头晕的副作用。后面还有很多手术没做完,我担心药物副作用会影响接下来的手术,所以我宁愿认为我摊不上这个小概率事件,选择拒绝服用药物。”

  “光明行”项目组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让博茨瓦纳的医护人员佩服不已。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利文斯顿医院眼科护士长蒂凑说:“这些中国医生技术非常高超,他们手术做得很快,很娴熟。从他们做手术时严肃认真的表情中,我可以看到他们对这份工作的尊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将带给患者新的生活。”

  除了做手术,“光明行”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博茨瓦纳的眼科手术水平。为了使博茨瓦纳的眼科医生掌握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技术,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在手术之余,对博茨瓦纳的眼科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术中指导。

  赴博茨瓦纳“光明行”成员

  截至7月10日,“光明行”活动共为博茨瓦纳患者做了576例白内障手术,培训了医务人员四十余人。活动进行期间,博茨瓦纳媒体纷纷报道,普通民众口口相传,当地人提起这个活动,都会夸一声:“谢谢你们!中国人!”

  (第一资讯)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