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梅阳光 摄影:梅阳光 编辑:王喆
4月19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中心邀请,西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罗益民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文学拓扑学的性质、任务、意义与方法”的学术讲座。线上、线下近百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罗益民教授首先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了拓扑学的基本定义及发展演变历程,指出拓扑学(topology)作为数学上的学科分支,是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本质保持不变”的学科,并向讲座参与人员介绍了拓扑学的经典“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多面体的欧拉定理和“四色问题”。随后,罗教授生动地以“北京理工大学学生虽然外貌、年龄、籍贯等各不同,但本质都是该校的学生”以及“莎士比亚不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等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拓扑学中的“等价”和“形变”概念,指出相同即是“等价”,不同即是“形变”。
此外,罗教授讲述了拓扑学与其他领域(如哲学和翻译)的结合,系统论述了拓扑学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及文学拓扑学的诞生历程,讲解了文学拓扑学的性质和分类,指出文学拓扑学可以具体分为“主题VS意义空间”,“时间VS方位空间”和“认知VS自在空间”三大类。在文学拓扑学的研究上,罗教授指出,可以从“共时态的横向研究”,“历时态的纵向研究”,“对象关照方式”和“方法角度”四个方面来对文学拓扑学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并介绍了他在文学拓扑学方面丰硕的研究成果。最后,在拓扑学相关书籍的选择上,罗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及参考书目。
在提问交流环节,罗教授就文学文本的空间研究及拓扑学对文学的跨媒介研究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详细解答。本次讲座在师生热烈的讨论与掌声中结束。
该讲座是外国语学院本年度“21世纪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之一,该系列讲座邀请领域内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了解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对学科中的新理论、新技术、热点问题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培育创新精神,启发科研思路,形成学术意识。
(审核:杨晖、姜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