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长三角区域自然灾害防治一体化主题活动在沪举行
东方网记者刘辉5月14日报道: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长三角区域自然灾害防治一体化主题活动今天在上海举行。本次主题活动结合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筑牢区域安全屏障”为主题,围绕长三角区域自然灾害防治一体化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应对救援、数字治理、避难场所建设等进行研讨交流,旨在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区域灾害防治工作交流协作,推进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
活动现场,正式发布《长三角区域自然灾害防治一体化论文成果汇编》,同时还启动2025年度长三角区域自然灾害防治一体化论文征集活动。首次发布的论文成果汇编立足长三角地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就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韧性城市建设、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建设、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体系建设、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等诸多领域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推进长三角区域自然灾害防治一体化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撑。
本次活动还是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全国宣贯第一站。活动邀请了标准第一起草人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教授级高工刘军,作“我国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准体系研究与构建”特别分享报告,对应急避难场所基础、分级分类以及全生命周期工作涉及的71个术语进行了深入讲解宣贯。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始终聚焦“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总体要求,防风险、除隐患、抗灾害、化危机,不断深化自然灾害防治区域协作,特别是在长三角区域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三省一市将携手共进,进一步强化区域内联合应对台风、洪涝、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能力提升,共同把长三角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做实、做优、做强。
活动现场,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雷小途、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韧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王乃玉、安徽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顾成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师分别围绕打造长三角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共同体、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区域韧性防灾大模型、“数字中国”战略下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城市轨道交通防汛救灾应急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发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党委书记杨思全进行了点评。
与会专家认为,主题活动围绕共享、共研、共商防灾减灾话题,聚焦提高长三角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要求,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应急管理协同发展的有力举措。与会专家建议,推进长三角区域自然灾害防治一体化,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针对长三角地区主要灾害特点、防灾减灾区域协作领域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强防控监管协同,提升区域安全风险联防联控能力;加强应对处置协同,提升区域重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加强资源力量协同,提升区域综合应急支撑保障水平;加强政策标准协同,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治理能力。
本次活动的举办,一步推动提升长三角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三省一市应急管理部门将以推进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为着眼点,继续深化区域性防灾减灾救灾合作机制建设和灾害风险学术研究,共同推动长三角灾害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贡献“长三角智慧和经验”。
活动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局)具体指导,上海市应急管理事务和化学品登记中心、江苏省防灾减灾中心、浙江省应急管理数字与技术中心、安徽省救灾减灾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党委书记杨思全出席。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沈伟忠致辞。三省一市应急管理部门和气象部门、上海市自然灾害防治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部分省市减灾中心、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方面200余人参加主题活动。
东方网 刘辉
转载自东方网
最新文章
- 01-07·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2024年度工作总...
- 01-02·祥蛇献瑞,福满人间——公共安全与应急...
- 12-31·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关于元旦外出安...
- 12-27·期末工作精部署 学生表彰展风华——学院...
- 12-27·安徽省救灾减灾中心党支部、安徽理工大...
- 12-27·安徽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周伟良主任...
- 12-23·点燃学习热潮,共筑安全防线——公共安...
- 12-20·我院参与承担国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